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8年9月9日) |
ASCII(發音: /ˈæski/ ASS-kee[1],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是基于拉丁字母的一套电脑字符编码标准。它主要用于显示现代英语,而其擴展版本延伸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則可以部分支持其他西欧语言,并等同于国际标准ISO/IEC 646。
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是这套编码标准的传统命名,互联网号码分配局现在更倾向于使用它的新名字US-ASCII[2]。
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是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里程碑之一。
ASCII 由电报码发展而来。第一版标准发布于1963年[3][4],1967年经历了一次主要修订[5][6],最後一次更新則是在1986年,至今為止共定義了128個字元;其中33個字元無法顯示(一些终端提供了扩展,使得这些字符可顯示为諸如笑臉、撲克牌花式等8-bit符號),且這33個字元多數都已是陳廢的控制字元。控制字元的用途主要是用來操控已經處理過的文字。在33個字元之外的是95個可顯示的字元。用鍵盤敲下空白鍵所產生的空白字元也算1個可顯示字元(顯示為空白)。
© MMXXIII Rich X Search. We shall prevail. All rights reserved. Rich X Search